膀胱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应用前景

发布者:陈晓阳发布时间:2024-04-27浏览次数:13

20240329日,国际期刊Microbes & Immunity在线发表了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昭团队的最新综述文章“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rapeutic prospect of bladder cancer stem cells”,系统总结了膀胱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应用前景。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36922/mi.2377

研究背景

膀胱癌是发生于膀胱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类型。2022年全球新增61万膀胱癌新发病例,22万膀胱癌死亡病例,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膀胱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缺乏特异性,临床效果有限,且可能导致耐药和复发。膀胱癌干细胞(Bladder cancer stem cells, BCSCs)具有高致瘤性、高耐药性、高转移性和干性维持等干细胞特征,是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和复发的关键因素。因此,BCSCs是理想的治疗靶点。

研究内容及结果

文章综述了BCSCs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它们的起源、生物标志物、自我更新机制、药物抵抗机制、转移机制、代谢重编程机制和免疫逃逸机制等内容。单细胞测序技术证明了BCSCs可能来源于膀胱癌非干细胞(Bladder cancer non-stem cells, BCNSCs)的去分化,或者膀胱上皮干细胞(Bladder epithelium stem cells, BESCs)的突变积累。分子机制研究揭示了HedgehogWNTNotchHippoKMT1A-GATA3-STAT3等信号通路驱动了BCSCs的自我更新。文章还讨论了BCSCs在肿瘤微环境中与其它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BCSCs的干性和治疗抵抗性。

考虑到BCSCs是理想的治疗靶标,研究者们正在积极研究针对BCSCs的靶向治疗策略,包括利用单克隆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免疫毒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治疗、CD47CD44靶向治疗等。文章最后,作者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鉴定BCSCs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解析BCSCs干性维持和耐药机制、探索新型组合治疗方法等。


北京化工大学殷立奇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化工大学杨昭副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的王建峰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化工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计划、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资助。